唉,老乔

其实我与乔布斯之间毫无仇隙可言,人微言轻,也无足以和行业巨人同台对话,但是我对苹果的产品有种说不出的仇恨,恐怕这一部分是来源于自己的行业和经历,我没有使用过任何苹果的产品,偶尔如果需要在朋友的电脑上操作,碰巧那又是苹果机的话,也觉得苹果其实做的不错。

平心而论,苹果的产品本身,以及苹果对于市场的切入点,都把握的无与伦比,功能设计和用户定位可以称作是商业典范。然而商业典范最终只不过是商业典范,或许二十年后,就会有人像今天痛骂手机对于生活的腐化一样,痛骂iOS平台的残疾人式操作,还有依附于iOS林林总总的弱智游戏。

这是一篇很矛盾的文章,首先作者对苹果的感情极其不好,然而对于苹果在技术应用上的突破,确是令人钦佩的。触屏是很有乐趣的技术,就像Wii一样,肢体的参与程度非常高,非常令人着迷,但是最致命的缺点是效率降低——并不是所有的事情应该讲究效率,如果过真的要把iPhone当成手机的话,我觉得iPhone是绝对不称职的,真正便捷的移动电话,应该是12键的——貌似iPhone增强它的语音识别软件之后直接进行语音呼叫也是件很爽的事情,不过有键盘的手机也是可以安装这种程序的噢是吧?真正的矛盾不在于iPhone作为手机好不好,而是诸如文档操作、电话呼叫到了苹果那里都成了附属的功能,与其把苹果的产品定位成电话和电脑,倒不如统称为游戏机。让传统用户无法接受的是,娱乐功能再强,也无法弥补被弱化的传统功能——其实额外买一台iPad当游戏机,也是不错的。

另外一个让我极度讨厌苹果的因素是它的外观,这种刻意哗众取宠的造型总是让人提心吊胆,索尼和富士通的造型已经唯美得几乎有点颓废了,苹果所谓的美让人觉得太轻薄。

不管怎么说,乔布斯把苹果带回这个世界,是件了不起的事情,买新电脑的时候,我还是不会考虑MAC。

明了明了

这篇文章的草稿其实早就存了,前阵子生活懈怠,于是上周末一连三天,看了三天红楼梦,加上之前几天断断续续看得二三十回,把整本红楼梦娄底又翻了一遍。上一次通读红楼梦都是十年前的事情了,忘了是初一还是初二,懵懵懂懂囫囵吞枣,之后再看红楼梦的时候都是随便在中间翻两页,也不舍得从第一页开始翻,暗地里觉得从第一页开始翻显得不专业。这次从第一页开始翻纯粹是不想干正事,发个大心从头看。

总算是搞明白些情节,之前知道红楼梦里面说过秦可卿跟公公扒灰,但都是从别人那看来说秦可卿跟公公扒灰的,究竟红楼梦在哪回哪节说的,不知道。这次特意留意了一下。原来红楼梦——至少市面上常见的印本上——对这一节没有明着说,是借着焦大的醉话说的,第八回末了王熙凤带着贾宝玉吃完酒从宁府回荣府,正好赶上焦大喝醉了闹事,曹雪芹这么写的:

焦大越发连贾珍都说出来了,乱嚷乱叫说:“我要往祠堂哭太爷去。那里承望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牲来!每日家偷狗戏鸡,扒灰的扒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我什么不知道?咱们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

这句话交代过之后就开始说王熙凤跟贾蓉也是远远的听见了,便都装作没听见。很隐晦的把贾珍贾蓉父子勾引儿媳婶子的奸情抖露了出来。据说另有考证在石头记原本里是有贾珍和秦可卿通奸的直接描写的,只是在如今的红楼梦版本里面没有见到而已。反倒是觉得这样隐晦地写很好,可以让人寻味。

小说嚒,本来嘛,让人玩味玩味就罢了,没有多少大道理好讲的,有些人偏偏要把红楼梦里面的人物跟曹家的族谱对上号,不知道说什么好。

看红楼梦跟看西游记很不同,看西游记越看越冷清,因为说的都不是人事,说的太远,看的人不会投入,缺乏临场感,但是红楼梦说的却是人最关心的事情,情欲,看着看着就容易把自己看进去。讨论自己本人在红楼梦里面愿意扮演谁的角色是件稀松平常的事情,但是要讨论自己在西游记里面扮演谁,就很显得乖张了。红楼梦的情节熟络了,就很乐意把喜欢的段落再看一遍,再到书面去照一遍风月宝鉴——要说到西游记的哪回哪节里面当一回孙悟空,就显得怪诞了。

第一次读红楼梦的时候越看到林黛玉要死就越舍不得,直到最后命薄黄泉还巴望着曹雪芹——当时还不知道有高鹗这茬——给林黛玉颗还魂丹,让她起死回生好让我们皆大欢喜。但是现在看就不觉得了,觉得薛宝钗这样的女人才是上品,林黛玉心眼太小,除了自己就没有别人,还是不招惹的为好。除了薛宝钗,史湘云和贾探春也属上品,一个憨直,一个耿直,心里摆的是正谱——现在唯独林黛玉太多,史湘云贾探春这样的,反倒是不好找了。

红楼梦一气写了一箩女人,着重写的男人却只有贾宝玉一个,这一点让男人很惶恐——这人太虚了,实际生活根本找不着这样的男人,他脑子里只有两个主意,女人都是上品,功名都是下品,这回事情没法说,从社会逻辑看,男人不拼命,哪有女人养尊处优的地位;男人要都不争名利,那社会就要回到母系社会了,生养得是女人做,劳力也要女人出。中国的封建社会和礼教能延续这么多年,至今上层政治是已经改头换面了,但是底层的道德框架却还是原来那套,足见得这套规范的稳定性——虽然越来越多的人不认同了,男女的事情已经变得越发不可收拾了。还能怎样呢,爱咋咋地吧。

Player/Stage中对于.world文件中所涉及的model模块是这么说的:

Summary and default values

    model
    (
    pose [ 0.0 0.0 0.0 0.0 ]
    size [ 0.1 0.1 0.1 ]
    origin [ 0.0 0.0 0.0 0.0 ]
    velocity [ 0.0 0.0 0.0 0.0 ]
update_interval 100

    color “red”
    color_rgba [ 0.0 0.0 0.0 1.0 ]
    bitmap “”
    ctrl “”

    # determine how the model appears in various sensors
    fiducial_return 0
    fiducial_key 0
    obstacle_return 1
    ranger_return 1.0
    blob_return 1
    ranger_return 1.0
    gripper_return 0

    # GUI properties
    gui_nose 0
    gui_grid 0
    gui_outline 1
    gui_move 0 (1 if the model has no parents);

    boundary 0
    mass 10.0
    map_resolution 0.1
    say “”
    alwayson 0

    stack_children 1
    )

update_interval int (defaults to 100)   The amount of simulated time in milliseconds between calls to Model::Update(). Controls the frequency with which this model’s data is generated.

update_interval 这个参数的意思看不懂,郁闷,关键这个Model::Update()函数在哪,干嘛用的。

前阵子好奇,想看看苹果啃了之后究竟能怎么生锈,于是这个苹果啃了之后放了五天——扔了。

题目未知

二号早晨的太阳热情得爆棚,留着积雪的地面上不是金灿灿的阳光,就是松树秀丽的斜影,没有风,气温适中,大约零下十度,正适宜手牵手出门压马路。这样的好天气,除了寝室,办公室,餐厅,还是别无选择,借了一张借书证,来来图书馆借了两本书。

找到第一本西加加不费太大劲,它很大,还是大红色,名震江湖的红皮书,可惜红皮书的中译本看起来非常艰涩,对于入门不精的人来说即便是要啃下入门经典都是很吃力的。H在他的爱破上看的是这本书的英文版,说不定英文版的看起来会舒服点吧。原本还想把高级编程也借来,但是大厅书库最近两个月都在翻江倒海一样搬理图书,原本就不容易找的计算机书架搬过之后——前阵子来得及计算机的书架还在老地方的,现在已经搬到了原先的外语教参书架书架上——搬过之后更像是女人在出租房被凌辱过之后一样衣衫不整,索书号像扣错乱的扣子,杂乱无章地散摆在书架上,来回走了两趟,没有找到那本红皮书,作罢,折回新书架找了一本乌本图的书,心里还是想着赶紧把乌本图装上。

紧挨着林尼克思和优尼克斯的是优尼克斯的变种苹果操作系统,整整驻足了五秒钟,像看见旧情人一样,时钟猛然停止了震荡,随机内存统统清空,空白一片,像是等待着一些记忆的涌入。最终也没有拿苹果的书,手头没有装苹果的电脑,也没有用苹果的兴趣。苹果最终的命运是灭亡,从物理器件到软件平台,因为支撑苹果生存的是乔布思的个人意志,与其说苹果吸引了用户,倒不如说是乔布斯诱奸了一小部分消费者。或许原本就是应该把苹果放回玩具的位置,而不是拿到平台,系统这样的高度来讨论。最终,还是紧紧影了那一排书,没有借。手机打字,真累。

中午吃饭的时候H也像是没凌辱过一样表情憔悴,双目无光,原来是昨天晚上没睡够,说是早上五点半才睡的。中午吃饱了在床上躺着,手机码字码到真累后面的那个句号,收到Y的电话,在超市,问有没有要带的。只有一样东西想让他带——旁边还有一个很镇定的女生的声音,NNGX,原来又跑去超市约会去了——蜂花的洗发水,另外有的话还要几袋牛奶。好像倒过来了HO,蜂花的洗发水不好买,牛奶好买。挂了电话想起菊花香的洗发水比较好闻,又打回去说要菊花香味的,大罐小罐都可以,他说找找吧,心一凉,估计不是在家乐福,追问,果然不是在家乐福。下回把那个女生找出来,告诉他一定要把Y骗到家乐福去

 

NeverMac

写下这个标题的原因完全是因为早上偶然在cnBeta看到了新的mac air发布视频。

对网上发视频不熟,给个youku的链接吧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E2MzIyNjg0.html

从技术上说mac是个潮物,民用笔记本做成那样,也算是对得起消费者,如果身边有人想买苹果的东西,我也没意见。但是在感情上,我恨不得乔布斯立刻破产,苹果在文化和精神对人的劫持活活残废了无数年轻人,所以我从来都瞧不起苹果的产品,乔布斯对文化和用户想象力的控制欲简直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我可以拍着胸脯说,没有一个苹果的用户——至少在我能认识的苹果用户里面能激发自己的想象力突破苹果的审美框架,他们的潜意识里都以为苹果就是个人电子设备的美学典范了——我还可以进一步解释为什么他们会有这种严重的残缺,因为mac太傻瓜了!用户对于产品几乎没有控制权,跟不要说了解背后的技术规则——一个不懂规矩的人,怎么可能突破方圆呢?

如果还对自己的精神世界有所期指,那可要小心了,别让乔布斯劫持你的想象力。不要以为你很强大,想想吧,现在我们多么迷信google,迷信时尚审美——萧伯纳在当年《圣女贞德》的序言就是把话挑明了——那时候还是一百年前:当代的人其实比中世纪时更轻信,更迷信——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了。

——上午过去一大半了,干正事

//  以下为代码碎片

1 讨厌没有符号表的数学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