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主义

昨天螃蟹说你还写不写博客,我说没心情写。

image

跟现在的团队一起合作了三年了,还是有些感想,看起来很热闹的互联网软件市场、社区,除了自嗨和造词比较在行。

其他的,说实话,乏善可陈。

空调开到了28.5,有时候很冷,有时候又有点热

image

 


这文章之前写到空调的时候,写不下去了 – 因为螃蟹和倪丹尽聊些小资产阶级的书,我在旁边听的一脸懵逼,只顾得上嗦毛豆毛肚,听他们说到《夜航西飞》,才想起来那个我看过,想说几句话。

其实也没说几句,因为肚里空空,淡不出几句评论 – 因为我不喜欢那本书 – 我也只能跟他们说我不喜欢那本书。。

最近把四年前买的几本《南渡北归》翻出来看 – 忽然觉得今天可以把这个文章写下去了 – 两个月前那顿饭,有点像太太的客厅,我就在旁边干坐着。最近把南渡北归的第一册看完了,觉得这个文章应该续上一段。

image

首先是关于这本书本身 – 因为以前有被人骂的经验,文字上的业余选手万一被踢进专业选手的圈子,或者其他的什么圈子,挨顿骂是划不来的 – 所以评价别人的文字是得谨慎一点的,过于价值、意识、是非对错的事情还是不评论,豆瓣上也有些这样的评论 – 还是看到什么说什么

这本书的叙事、评论角度肯定是有人喜欢有人讨厌的。一半由于个人背景的原因,一半个人的态度,这本书在文以载道这个眼光下,自然不是上等的。平时看多了主旋律的话,是会有些不习惯的。我看这本书的时候会想起另外两本书。

毛泽东诗词全编鉴赏(增订本) (豆瓣) (douban.com)

这本书的鉴赏力度十分猛烈,有点什么感觉,就是这两天上了满觉陇被桂花的气味按在地上摩擦的感觉 – 但是不管怎么说,桂花那味道算香味,不会因为味道大了或者欣赏的太大力了反而伤人。

东北大学往事:1931-1949 (豆瓣) (douban.com)

这本书的史料、逸闻的搜索程度,显然是比不上南渡北归的。这本书的叙事、评论站在正面的立场,不夹带一些是是非非的事情。

《南渡北归》的叙事手段还是有一些的 – 厚厚的三册,读下来其实很把握整体的时代次序,但是没有特别明显的凌乱的感觉 – 作者的微观叙事手段还是蛮熟练的,到处都是插叙的手段 – 讲到林徽因的时候就把金岳霖的生平过往洋洋洒洒唠叨一遍这种篇章在书里到处都是,几乎每一章节都是一小段人物传记。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这本书的小资气息是真的很浓郁 – 相信不少人都喜欢。如果是想要了解那个年代的旋律,我觉得这本书没法让人听到旋律 – 有点高级感的手调咖啡吧。

说一点远的 – 抗战时期文教南渡,是那个时代不得不做的事情,是非常沉重,也需要尊重的历史 – 这个题材写成书,应该是件好事 – 之前在杭州湾的时候买这本书,是想过一把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瘾头,看看那个年代里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人物。

实际上这本书写的是大家名流的杂闻轶事,再加上一些评论 – 就跟鲁迅骂梁实秋是资本家的走狗哪种情形类似。

有时候这本书的一些叙事笔法看多了,隐隐约约会想起马相伯在死前说那句话的情景:我是一条狗啊,叫了一百年,还没有把中国叫醒 – 孙中山都不敢说这样的话。

说一些这本书字面上看得见的。

书的封面上印着:大师远去再无大师

且不去评论书里记述的人物算多高级的大师,可以来看看今天能在网络上看到的人物:

程开甲比那个年代稍晚一些,成名是在新中国建国之后 – 他算不算大师?

屠坳坳年代更晚一点,她算不算大师?

与屠坳坳同年代的袁隆平,算不算大师?

拿了两弹一星20块钱奖金的邓稼先,算不算大师?

如果不说科技和工程,今天的文化,尤其是文化中的传统价值确实比今天的大多数人期望的要丧失了很多 – 这不仅仅是今天的人,也不仅仅是80年代的人、70年代的人、60年代的人、50年代的人弄丢的 – 丢的最狠的,就是五四、民国期间,中国传统审美、价值的根本,早就在五四民国时期就被丢掉了。

最近学了一些大陆社会和海洋社会的一些概念。

五四对中国的影响,本质上就是海洋文化冲进了中国这个大陆文化立命的国家 – 清末士大夫是希望保住中体西用的文化格局的,但是挡不住经济基础的溃败和五四的冲击,中体西用在民国的主流社会就已经达不成了,到了新中国之后,接连在五十年代被苏联文化冲击、八十年代之后被美国传媒学术冲击,到现在确实是积重难返了。

但是怎么说呢,还是佩服毛泽的这句话: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那个年代,说那是群星璀璨是恰当的,要说再无大师,这就很马相伯了。

image

 

image

一些其他的方面的事情,历史不是不能评论 –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就要打翻是不对的 – 但也不是可以张口就说 – 孔子编春秋特意不讲刺王杀驾是怎么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只说一句某某弑君就完事了是有道理的。这几段评论费孝通、华罗庚、童第周、冯友兰的章节,要是被这些人的后人学生看到,不知道会有什么态度。反正我作为一个普通人,看这样的评论,都是看不下去的。

image

蒋中正是蒋介石不太常用的名字,从现在能感受到的氛围说,蒋中正有点敬称的意味了 – 实际上中正是他的名,介石才是他的字,但是因为新中国的老百姓拿蒋介石这个名字开涮骂人,所以蒋介石这个名字反而是不太尊敬的了 – 但是也从来不会用蒋中正的这名字。

做个对比,现在谈毛泽东周恩来,就是叫毛泽东周恩来,平平常常的称呼 – 毛主席、周总理这样的敬称就留给确实是那个年代过来的人,或者非常特殊怀旧场景了 – 连政治话题的场合都不用毛主席这个敬称了。

 

image

这本书里到处都是林徽因@-#*…%&%%¥¥#!~金岳霖这样的纠缠不清的故事 – 老实说,男男女女的事情,在共产党和红色圈子里也不是没有,跟这些民国名流比起来,恐怕也是不遑多让的。

然而这些狗血淋头的事情,跟南渡这样的沉重的历史字眼,摆在一起,谁能受得了呢。

顺便说一下这本书里林徽因 – 这本书从一些回忆录搜罗了一些轶事。

徐志摩飞机失事之后,林徽因特意要求梁思成去事故地点带一篇飞机残骸回来 – 她把这篇残骸挂在自己房间里,一直到她去世 – 后来她的三弟林恒当飞行员参战阵亡,梁思成也从战场上捡回一片飞机残骸,林徽因也珍藏着。

联大时期以及北归之后,金岳霖就一直插在林梁之间当电灯泡。

这都什么事儿~

林徽因既要 $&^@$@%^@ 又要 (*7&^&%^%$%&*$ 是她的个人的事情,梁思成是不是忍得下,那也是他自己的事情了。

然而今天看到所有的书,谈到林梁徐金四个人,居然都是对他们的故事津津乐道,好像是多浪漫的爱情故事。上面金岳霖的这段话,如果只是老金自己关上门自己喝点酒说说,其实无甚不雅 – 梁启超在他那时候应该也算开明人物了,但是他能受得了这段第三者觊觎儿媳妇的肉麻话被印书上公之于世?

不要脸,呸。

Initial publish date:2023.08.05

Posted in